穿戴甲,是一种随时可戴可卸的美甲。这一精致小巧的时尚单品,近年来成为社交媒体和购物平台的爆款。东海县依托电子商务等渠道,着力打造手工穿戴甲全产业链。如今,东海手工穿戴甲已成为继东海水晶后的又一张新的产业名片。
城区的颐高路,被称为东海县“穿戴甲一条街”,在这条几百米的小街上,有30多家的穿戴甲店铺,很多外地客人来到东海,一定会到这里逛一逛。
晶诚美甲超级工厂是东海手工穿戴甲的头部企业,202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超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颜伟介绍说,当初他在义乌进行水晶产品供货时,发现了穿戴甲这个商机。回到东海后,经过四年的发展,他带领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国庆假期,包装间的员工们一天都没有停歇,每天都忙着将产品打包发往国外。颜伟说:“现在我们的企业在全国各地有几十家合作伙伴,公司大约有2000名工人,一天就能生产出4万副穿戴甲。在这里,一个配货员每天要处理几十份订单。”
公司的展厅内,有一个穿戴甲展示柜,法式、裸色、猫眼……各式各样的手工穿戴甲摆放其中,每一副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而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则是一个被称作美甲师的特殊群体。
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二十多名美甲师正在制作手工穿戴甲,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打版好的美甲样式。和美甲店的流程一样,美甲师先要对甲片进行打磨加工,然后根据款式完成甲油胶上色、照灯、画样式、镶钻、封层的流程。
手工穿戴甲制作简便,经过一两个月的培训,没有经验的“小白”,也能成为熟练工。这让不少“宝妈”焕发了事业第二春,30岁的倪叶翠就是其中一员。她介绍说:“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左右,时间比较自由,做饭、接送小孩都比较方便,工资每个月七千到八千左右。”
90后的韩秋晨大学毕业后做过贸易,搞过金融,后来回到家乡东海做石英生意。今年4月,他注册了穿戴甲品牌——“图婳”,开始进入穿戴甲行业。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韩秋晨不想做批发,他想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高端穿戴甲品牌。“我就想借助穿戴甲,将中国文化展示在上面,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并利用穿戴甲弘扬和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
记者在他的店内看到,这里的穿戴甲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以青花瓷为创作元素的穿戴甲售价在每副1000元左右,还有取材《清明上河图》的穿戴甲,价格为10000多元,包括时下热门的《黑神话:悟空》也以手绘的方式,出现在穿戴甲上。穿戴甲的设计融入了非遗掐丝、水彩水墨字画、浮雕、皮影等元素,展现出了我们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相较于传统美甲,穿戴甲以其便捷的使用体验,逐渐走进了美甲爱好者的视野。只需要不到5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穿戴和卸甲,上手后与指甲的契合度很高。凭借其方便、美观和高性价比等优势,穿戴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走红。
在东海县“三只狗”穿戴甲公司,一件件穿戴甲产品正准备发往国外,与国内畅销款式不同,出口款的产品大多样式夸张、色彩鲜艳,且上面镶嵌着大颗锆石和水晶。
该公司负责人鲍宜乐介绍说,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欧美, 去年一年,出口近百万副。这些出口海外的产品,除了要符合当地审美外,根据他们地方特色设计的款式也很受欢迎,价格也相对高一些。
目前,东海县穿戴甲行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其中90%以上为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农村女性,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县人社部门鼓励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穿戴甲相关工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此外,县人社部门还举办高层次创业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帮助企业提升穿戴甲行业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6月,东海县召开《手工穿戴甲》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为穿戴甲行业评价提供了清晰指引,有利于提升穿戴甲产品整体质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虽然去年卖了30亿的量,但产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0%,我们希望利用3年时间,将产值提高到50%以上,实现年销售额超300亿元。”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政说。
如今,东海已经成为全国穿戴甲最大的生产基地。相关产业数据显示,全县日出成品手工穿戴甲40万副,2023年全年产量突破1亿副,占全国总产量超70%,销售额突破30亿元。同时,依托东海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信息交互、技能培训、品牌提升服务,共孵化签约1600多名新型电商人才。未来,东海还将依照水晶产业模式打造穿戴甲产业大会、展销会和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产业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