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76/2023-00056 | ||
发布机构 | 东海县 | 发文日期 | 2023-01-12 |
标 题 | 东海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我们在中共东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以一件又一件重大事项的连续突破,一个又一个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高全市平均3个百分点,切实扛起“挑大梁、冲在前”重大责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3亿元,同口径增长2.2%,高全市平均0.5个百分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入选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全市唯一获评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一年来,坚持稳中求进、精准施策,经济发展质态更优
一产根基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特色彰显。乡村振兴考核位列全省第一等次,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入选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建设高标准农田16.7万亩、面积全省第三,打造国家级粮食万亩示范片5个,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实现重要农作物全覆盖,“东海大米”入驻中国可信品牌矩阵,沭南灌区、沭新渠灌区创成国家级节水型灌区。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生猪生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水产养殖16万亩、特色产业占比60%,“羽山水库鲢鳙鱼”获国家有机水产品认证。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增长9%,全省最大的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投入使用。农高区签约过亿元项目10个,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个,智慧产业园建成投用。
二产质态更加优化,主体经济增势强劲。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不动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增幅苏北第三。主导产业持续做强,硅产业重抓产业链升级和企业转型,规模以上产值增长35%,嘉明碳素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智慧管理中心建成投用,获批报废机动车整车回收拆解资质。质量效益稳步向好,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工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0%、10.5%,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9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长至65家。建筑业稳健发展,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省级标准化工地4个,建筑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增长5%。
三产业态持续升级,市场活力加快提振。发布水晶产品团体标准3项,入库纳统水晶电商企业30家,水晶产业年交易额340亿元。农产品电商交易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美甲、多肉等电商新品类成为热销爆款,快递发件量增长20%,电商网络销售额增长22%,入选首批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新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3.2万家,增长数量全市第一。西双湖景区、水晶文化旅游区通过4A级复核,水晶雕刻国家级非遗展馆、鹿萌萌乐园一期建成运营,温泉、青松岭、四季果园等短途游持续升温,“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一年来,坚持聚力招商、优配资源,项目推进步伐更快
招商引资务实高效。聚焦四个百亿级产业,深化线上线下联动招商,开展“点对点”“云推介”招商活动,推动招商链和服务链双向发力,签约过亿元项目107个。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立足存量扩充增量,鼓励优质企业增资扩产、产品升级,全面激发以商引商、“二次招商”活力,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0个。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完善在谈项目预审、签约项目备案机制,严把准入门槛,招商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
项目建设持续加力。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鲜明导向,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深化“拿地即开工”服务保障机制,实施重大项目“五证联发”,市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100%。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组建帮办服务“小专班”,坚持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常态化督办,有效工业投资超130亿元,竣工投产过亿元项目52个。强化达产达效动态考核,项目质态、投资强度、产出贡献持续向好。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纵深开展“土地双清”整治,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300余亩,腾退转型低效企业25家,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业贷款、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22%、19%,减税降费4.1亿元,缓缴税款3.4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开展“点单式”技能培训,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791人。
一年来,坚持革旧出新、开放赋能,内生动力支撑更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严格落实多评合一、容缺预审等措施,提档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大限度扩大“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创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750余个,上线运行“晶诚营商”平台,实现执法打卡全覆盖;持续开展“交房(地)即发证”不动产登记模式,“电水气讯”一站式集中联办。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入选省创新信用管理与服务试点。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外资外贸稳中提质,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升至55.8%,外贸进出口总额7.7亿美元、增长11.6%。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增长至5129家,“收款行家”“跨境直播专线”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交易额超35亿元。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持续深化,“锡山·东海科创飞地”挂牌运行,组织“锡山区企业家东海行”,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合作日益紧密。与中江国际开展战略合作,境外就业逐步实现规范化运作、精细化管理。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中国好技术”5项、产学研合作成果82项,太平洋石英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硅产业科创中心收录产业技术难题50项,转化专利成果10项,超高温石英玻璃技术国际领先。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发布2.0版人才新政,招引高层次人才203人,柔性引进产业高端人才37人。
一年来,坚持统筹布局、协调并进,城乡环境品质更好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居住环境持续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4个、惠及居民3980户,打造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小区20个,和平家苑等安置小区建成交付,城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稳步实施。市政配套不断完善,建成徐海东路等道路4条,振兴路、湖东路涉铁通道具备通车条件,打造口袋公园10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0公里、小区83个,西双湖应急水源工程通水启用。城市管理卓有成效,出台《关于加强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创成省级示范小区6个,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道路交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拆除城乡违建37.8万平方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实地验收。
镇村建设全面提速。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善农房2555户,新建水平压缩垃圾中转站9座,创成美丽宜居村庄128个,湖西村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东山后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城乡路网不断完善,新改建农路191公里、农桥5座,获批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入选首批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区;完成245、236省道改扩建及267、464省道南延,实现连霍高速和京沪高速互联互通。完成鲁兰河综合治理,建成农村生态河道62公里。曲阳、山左口撤乡设镇平稳有序,薛埠村、北芹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突出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水、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开展汛期水环境提升攻坚行动,纵深推进农田退水、涉氟涉酸污染等专项整治,16个国省考断面实现不降类;石梁河水库清水进城行动成效显著,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用,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实施空气质量“冬病夏治”七大行动,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PM2.5浓度下降6.1%,降幅全省第六。立案查处盗采筛洗砂石案件62起、转移倾倒垃圾固废案件5起,安峰山、羽山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实现封场,美丽东海底色更加可观可感。
一年来,坚持协同共治、严守底线,安全稳定屏障更牢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商超市场、自建房等行业领域排查整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重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事前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75起,有力护航企业发展。23个基层消防工作站挂牌运行,3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摘牌销案,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乡镇全覆盖。高质量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评,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防范风险惠及长远。政府隐性债务清零腾出了财力承受空间,一般债、专项债下达总量全市领先,撬动市场优质资源加快集聚,支撑民生改善、产业提升、城乡配套等29个项目顺利实施。国企治理结构不断优化,主责主业优势凸显,融资成本下降1%,获得省债务审计组高度认可。加大金融领域监管,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红橙黄”三色管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稳妥推进22个问题楼盘处置,攻坚化解16个,惠及群众4651户、登记拿证3030户。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取得积极进展。
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公检法”三方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平安建设工作经验全省推广。扎实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活动,常态化开展县领导接访下访,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化解机制,化解信访积案133件。全市首创“公安调解+公证”模式,建成多元融合调解中心3家,实现矛盾纠纷调解“一站式服务”。获批省网络应急指挥中心试点,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办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群众诉求23.7万件,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99.1%和96.6%。
一年来,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投入,人民福祉成色更足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面对隐匿疫情输入风险,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接续奋战,铸就了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面对常态化防控要求,统筹资金、人员、设施保障,3万管核酸检测基地建成投用,流调溯源、转运隔离等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面对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克服内部战斗减员、外部物资紧缺等不利因素,全县32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发热门诊(诊室)全覆盖,341家卫生室(诊所)实现24小时接诊全覆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现村(社区)全覆盖,退烧药、抗原试剂等实现公益连锁销售全覆盖,孤寡老人、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现“五包一”全覆盖,新增ICU床位37张,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举办“抖音带岗”“民营企业云聘”等促就业活动,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600人,扶持自主创业5700人。基础养老金、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92元、1656元,低保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增长7.2%、9.7%;“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进一步扩大,高血压、糖尿病门诊待遇起付标准下降67%,抗癌靶向药最低报销比例再次提高5%。发放优抚安置补助资金7600万元,接收安置退役军人338名,省双拥模范县实现“八连冠”。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农村“全面改薄”6万平方米,新高级中学、富国路中学、和堂小学、第三幼儿园新建工程扎实推进,白塔、房山、安峰等星级高中扩建提质,东海高级中学中考录取分数提升至新海高中录取水平,全县高考本科达线提升率全市领先。卫生事业优质发展,县医院完成体检中心扩建,增设医疗设备234台套,引进医疗卫生人才168名,三级乙等医院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医院完成血液透析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具备三级中医院水平;妇幼保健院基本建成,120急救站投入运行,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覆盖率71.4%,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60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水晶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吕剧《一抹新绿》获省“五星工程奖”,三人制男篮勇夺第二十届省运会冠军,获批省体育先进县。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治建设坚定不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法治建设规范有序。健全完善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率100%;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156件。作风建设积极有为。大力弘扬“三真三实”“四比四强”,心无旁骛谋发展,扑下身子抓落实;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压减10%,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惠企利民。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编制、审计、烟草、人防、盐务、外事、台侨、档案、防震减灾等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地方志、关工委、老干部、老促会、老科协、老龄委、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县干群的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在此,我谨代表东海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驻东海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给予政府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提升发展质量任重道远。城乡发展整体性、协调性不强,安全、生态、稳定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资源要素瓶颈突出,土地、能耗、人才等要素保障还需持续攻坚。此外,民生领域仍有短板,机关作风建设还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毫不回避、扛起责任,认真予以解决。
2023年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海新实践的攻坚突破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保持定力蓄势能。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毫不动摇把“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全面提高投入产出比、项目转化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一定系统用力提效能。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机遇,坚持从供给侧持续发力,加强工作系统谋划、资源系统整合、力量系统调度,不断提升民生保障、三次产业、城乡建设、营商环境等领域供给水平。我们一定凝心聚力强动能。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政府有为之手、市场有效之手、百姓勤劳之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推动东海现代化建设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锚定争先进位目标,奋力推动各领域攻坚突破,奋力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稳定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海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物价稳控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增创集聚集成集约的工业经济新优势
持续保持工业增长势头,更大力度抓培育、攻项目、强载体,夯实发展硬支撑。
完善链条壮大规模。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推动主导产业抢占新高地。硅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军工应用、电子级、光纤半导体等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打造高纯石英砂、高纯晶体硅等6条产业链;新循环经济产业发挥整车回收拆解资质优势,开辟发动机再制造、新能源电池再利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构建;新材料、矿业产业聚焦非化工功能性材料、金红石深加工方向,打造更具附加值的产业体系,金红新材料主板上市。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新跃升。鼓励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引导绿色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鼎味泰食品主板上市,带动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集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新梯队。深入推进强优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立足存量育增量,发挥太平洋、晶海洋等产业资源优势,吸引优质项目聚变集群,固有产能裂变扩张,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演变,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扎实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引导“个转企”“小升规”,为东海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攻坚项目增强后劲。引育并重、量质并举,推动产业项目质量、重大项目数量、有效投资总量实现新跃升。更富成效抓招商。准确把握产业定位,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投入产出比高、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招引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摒弃“拼政策”“拼优惠”惯性思维,树立“拼服务”“拼产业链”竞争思维,把好安全环保关口,体现经济社会效益,严防招商引资变政府投资。更加高效攻项目。锁定开工、竣工、投产三大节点,推动前方招商与后方服务无缝对接,高效落实“代办制”“容缺制”“承诺制”,打通项目转换通道;发挥既有产能优势,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提档升级,推进60家企业技改提升,技改投入增长10%。更大力度强保障。深挖能源、资金、用工、用地等支撑性要素潜力,推动存量资源向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集聚;加强府院联动,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800亩以上。
建强园区提升能级。突出实体经济,坚持特色发展,推动开发园区生产、生态、生活同进共生。经开区、高新区加快腾笼换凤、退弱进强,树立“一特三提升”导向,明晰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加快工业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配套,启动建设硅基材料产业园。农高区聚焦产业兴农、示范引领,进一步完善水电管网基础设施,积极招引过亿元产业项目,推广农业示范技术20项。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绿色集聚、工贸分离,建设汽车循环综合利用基地,新增限上贸易企业5家。乡镇工业集中区强化资源盘活、共建共享,加快税源型、小而精项目招引,探索园区共用、项目共引、成果共享的互补发展模式。
二、激活强引擎,增创先行先试先闯的发展环境新优势
紧盯市场所需、群众所盼,激发能动作用,不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群众满意度。简政放权提效能。提速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新设政务服务“移动超市”,实现全事项“跨区域批”“一次性办”。政策惠企助发展。推动企业登记“全市通办通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线下集中办公、线上并联审批机制,让“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成为新常态;强化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做好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刚性兑现,力促政企同心、共赢未来。规范管理促公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等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杜绝乱检查、乱摊派、乱伸手,让“遵守法律即安全,按章就能办成事”的营商文化成为社会共识。
扩大开发开放影响力。主动融入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叠加优势。全力稳定外资外贸。引导外资深度参与产业优化和消费升级,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壮大自营出口企业群体,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培育贸易合作新增长点,进出口总额增长10%。做大做强跨境电商。统筹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建设,做强“水晶”“东大”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石榴、曲阳跨境电商中心,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新增跨境电商100家以上,交易额增长20%。全面深化南北共建。加强与锡山区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度合作,承接转移亿元项目5个以上,努力把苏南先进经验转化为东海发展实践。
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至0.9%,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丰富“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鼓励企业加强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6亿元。发挥平台支撑作用。高效运作硅产业科创中心、国检中心,深化科技创新成果与开发园区互动共享,构建园区、企业、创新平台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整合各方科研力量,集中攻关硅产业链共性难题,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出”新动能。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所需,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220人,培养乡土人才1500人。
三、争先作示范,增创精致精细精美的乡村振兴新优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发展更有奔头的现代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增强农业质量和效益。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建设高标准农田8.9万亩,推广机插秧50万亩,巩固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综合产能,守牢稳产保供底线。促进“接二连三”发展。推进农业与绿色食品、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构建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三品一标”品牌7个。加快绿色循环转型。建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样板。
建设更具魅力的美丽乡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建设精美。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巩固公共空间治理成效;完成310国道大中修和战备路改造,打通张曲公路至海州连接线,启动236省道三期建设,新改建农路100公里、农桥5座,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突出环境秀美。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打造农村生态河道58公里,创建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村10个。突出乡风淳美。大力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农村青壮年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成就梦想,营造勤劳致富、诚信重礼、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促进更可持续的富民增收。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发展壮大农村致富能手、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为农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事体验、民宿餐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资产增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加工业向农村延伸、新技术向农村推广,积极盘活农村优质存量资源,探索商贸文旅、村企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4个。
四、丰富新内涵,增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文明新优势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以更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统筹城市组团空间布局、功能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崛起高铁新城。完善幸福路下穿通道、育才路等路网配套,晶祥苑二期、水晶家苑一期安置小区建成交付,提升要素集聚力、人口承载力和发展辐射力。做优滨河新区。实施石安河生态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城北片区贯庄城市更新,振兴路、幸福路、花园路北延建成通车,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功能品质。精塑水晶小镇。编制片区控规和商务新区城市设计,深入对接城市综合体项目,有序实施直播电商产业园、金融大厦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地标。加快旧城出新。启动郑庄地块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0公里,建成口袋公园8个,焕发老城区新活力。
以更强管理涵养城市文明。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做美做靓城市形象,共同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推动面貌更优。增强城区卫生保洁、生活垃圾清运能力,加大禁违拆违力度,提升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管理水平,解决一批市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品质更高。深化物业企业诚信建设,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75个;完善公共交通、星级公厕等生活配套,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26个,促进城市品质与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推动秩序更好。广泛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引导居民遵守公序良俗、践行文明礼仪,让城市由内而外散发文明气质。
以更优业态激发城市活力。多措并举拉动消费回暖和潜力释放,重燃城市“烟火气”。扮靓水晶名片。启动建设水晶加工产业园,建成投用进口水晶原石集散区,上线运行水晶行业信用评价系统,促进与上海珠宝交易中心合作,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拓展文化内涵、扩大国际影响。丰富旅游业态。因地制宜布局休闲旅游、高端服务等现代产业,推动羽山生态旅游开发、鹿萌萌乐园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山水美”引领“全域美”。做强电子商务。放大“交邮共建”物流优势,引导更多特色农产品“触网上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通过终期验收;完善线上医疗、送餐、旅游等服务保障网络,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推动建筑业发展。支持本土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完善行业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提升县域经济贡献度。
五、展现生态美,增创有形有感有得的美丽东海新优势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擦亮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名片。
在治污上攻坚,加快实现天蓝水清土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多措并举守住蓝天。坚持“以克论净”,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源齐控”,推进砖瓦行业达标整治,实施燃煤全域管控,严查严处露天焚烧,落实落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达到省定目标。持续发力守好碧水。坚持水岸同治、源头管控,重拳整治涉氟涉酸企业偷排漏排,加强农田退水、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消除国省考断面降类风险。精准施策守护净土。持续开展打击盗采筛洗砂石专项行动,加强危废和一般固废全流程监管。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从源头处发力,全面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生态容量。加快生态修复。推进石梁河水库生态治理二期,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后半篇文章”;实施安峰山矿区生态修复,启动水库系统治理一期工程;加快羽山山体宕口消险、道路修缮,扩大植被覆盖,推动古山展生机换新颜。筑牢绿色防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高标准实施植树造林,新增城市绿地4.9万平方米,创建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完善环保设施。健全镇村污水处理厂运维机制,扩大配套管网覆盖面;推进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投用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向绿色化转型,坚定走好低碳发展之路。严格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智能化转型,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动态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实施水电气价格差别化政策,持续压降单位GDP能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化公共机构、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引导广大市民从节水节电、绿色消费等日常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
六、全力固底板,增创全域全时全民的安全稳定新优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重抓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推进专项整治。突出人防、技防有机衔接,狠抓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强化重点时段安全防控,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建设,推动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完成企业职工安全生产培训4500人次。
一着不让抓好风险防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风险管控,压降公司数量、规范投融资行为、提升造血能力。以省委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提升为契机,统筹做好耕地保护,完成4个粮库重扩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强化问题楼盘处置,抓好优秀房企培育引进,优化改善性住房产品供给,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打造“质量晶都”品牌,提升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严肃做好上级审计发现问题和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确保以过硬的整改成效获得省市认可。
创新创优抓好社会治理。深化平安东海、法治东海建设,推动资源整合、制度创新、力量下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体系,健全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对电信诈骗、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统筹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升管网治网能力。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七、推进普惠化,增创优质优良优越的民生保障新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办好更利民的社会保障事业。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200人。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分别不低于70%、65%;健全低保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救助帮扶体系,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00户,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关爱基层一线人员。对奋战在医疗教育、乡村振兴、安全环保的白衣战士、人民教师、公安干警、乡村干部给予更多关怀,推动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办好更为民的文体教育事业。加快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东海高级中学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教学管理模式,大力培养“晶都名师”“晶都教学精英”,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全面加强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全社会合力守护孩子们身心健康。繁荣发展公共文化。创作推广大型现代吕剧《花样的日子》,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利用率,适应新时代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广大市民在先进文化浸润中增强力量和自信。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场馆适应性改造,新增群众性体育设施30处,积极备战第二十一届省运会,全力推动三人制男篮省队县办。
办好更惠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推进县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创建,中医院创成三级中医院,新妇幼保健院正式投用,启动精神病医院、牛山街道卫生院异地改扩建,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舒适感、信任度;进一步丰富镇村康复、推拿、保健等医疗服务品类,强化村医专业能力培训,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0家。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提升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度。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举措,强化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发热门诊和重症接诊水平,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斗争立场,扛起为东海发展而奋斗的使命担当。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一心向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得到最有力、最有效落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全心为民。注重敬畏民意、聆听民情、改善民生,用心用情办好就业创业、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实事,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把发展劲头倾注在百姓关切上。潜心做事。始终将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了东海的发展,敢于坚持标准、直面矛盾,勇于正视困难、动真碰硬,在历练中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充分吸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努力把大家的“金点子”变成施政的“金钥匙”。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践行为民利民的实干担当。谋事更务实。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穿新鞋走老路”思想,对成长性、带动性、民生性的“实绩”项目积极有为,对劳民伤财、有损地方长远利益的“功绩”项目主动无为,决不“击鼓传花”“新官不理旧账”。干事有锐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实干笃行,全面克服“慵懒散”,坚决革除“等靠要”,在乡村振兴、项目攻坚、安全环保等方面,不断运用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搬掉“绊脚石”,拿掉“顶门杠”,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成事高标准。始终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中精准施策,在创新社会治理等热点工作中闯出新路,努力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涵养披荆斩棘的浩然正气。发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战士姿态,面对矛盾纠纷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对经济建设中潜在风险科学应对,对生态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解决,对政府系统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肃查处,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各类顽瘴痼疾开刀。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奋斗不止、驰而不息、精益求精,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国企规范经营等领域,不断增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执行本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坚定斗争意志。始终以东海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为出发点,按民意行事、按规则出牌、以实效引领,不虚浮、不莽动,笃定目标、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越是困难越向前,全力以赴抢机遇、抓项目、争政策、拼指标,脚踏实地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良心事、民心事。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在中共东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振奋精气神、锤炼真本领、实干勇担当,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东海新实践,加快实现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幸福东海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