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76/2021-00087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东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1-01-06 |
标 题 | 东海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东海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五”主要成就及202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我们在中共东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东海”总目标,勠力同心、奋发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获得重大进展,“强富美高”幸福东海的宏伟蓝图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模样。
——回首“十三五”,我们紧盯第一要务。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元台阶,预计实现5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和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80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深入实施“三大”“三型”培育计划,纳税过500万元企业86家,较“十二五”末实现翻番。粮食生产“十七连丰”,高效设施农业总面积由33万亩增长到40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46家发展到75家。获批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4A级景区2家。水晶产业年交易额24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7倍。先后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创新能力等多个“全国百强”,累计获评国家和省部级荣誉260余项。
——回首“十三五”,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率先实现“2350”常态化,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镇村全覆盖。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国家级试点,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省政府表彰。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后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创新奖,19项科技成果获评“中国好技术”。主动融入开放大局,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与日韩、欧美、港台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经贸合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5亿美元、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35个、完成工业投资1332亿元,均较“十二五”实现翻番。
——回首“十三五”,我们深化城乡统筹。累计实现城乡建设投入740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4%,创成国家卫生县城。连徐高铁通车在即,东海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即将成为现实。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创成省“美丽乡村”42个,建成城乡垃圾收处体系,行政村区域供水“村村通”,苏北率先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建成干线公路78.3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700公里、危桥92座,“12纵12横”城乡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活水润城”成效显著,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1.5%,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回首“十三五”,我们致力民生幸福。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坚持每年办成十大项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实事。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75%以内,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实现“五连增”,全县84042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3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累计教育投入超80亿元,农村“全面改薄”完成34万平方米,城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4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成省示范化乡镇卫生院15家,跻身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平安法治东海建设不断加强,获评省平安县、法治示范县,“互联网+”信访模式全国推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五连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响应、沉着应对、科学处置,克服武汉返乡人员占全市三分之二、境外返乡人员占全市70%的巨大压力,较短时间内稳控了疫情形势;面对车站机场人员密集、两省交界路况复杂的严峻挑战,连续300多天做到了无新增本地病例,构筑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获评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扛住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摘掉了禁种铲毒、高层消防安全等“落后帽子”,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农高区、三级综合医院等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八大决战决胜”目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小康根基更加牢固。严格控制政府债务风险,超额完成全年债务化解任务,政府性债务率继续处于绿色安全区域。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持续推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清理整顿,获评省“金融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严格落实“一年小灶”“三年大灶”要求,聚焦28个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精准扶贫项目36个,建成扶贫产业园3个,农村低收入边缘人口和经济薄弱村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地表水、小化工、畜禽养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深入开展餐饮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完成15家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6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完工,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经济转型,产业质态不断优化。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并举,积极推出援企稳岗、融资支持等举措,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纾困解难,全年减税降费超4亿元。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1%和24%,弘扬石英、得乐康等骨干企业技改扩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5%。项目投入再攀新高,严格落实现场交办、难题会办、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领先科技、鑫视界等116个项目开工建设,越捷智能停车、太平洋二期等108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有效工业投资150亿元。水晶产业持续繁荣,“水晶雕刻”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水晶城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增势明显,以线上优势对冲疫情影响,快递单量突破亿单,年交易额增长28.7%,电商物流产业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建成石榴云谷创客街、安峰安北农民电商中心等一批农村电商创业平台,带动创业就业30万人。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文明创建,城市能级蓄势跃升。秉持“为高质发展而创、为城市进步而创、为人民幸福而创”理念,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专项行动”,入选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高铁片区完成站前广场、综合客运站等基础配套,晶祥苑一期安置房建成交付。旧城区改造征收8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2个,以市场化方式为30个小区建设智能充电桩4365组。完成和平西路、北京路、站东路等14条道路改扩建,果园路上跨建成通车,实施金牛公园、花园路等片区雨污分流,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8个。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清理城区垃圾10万吨,拆除违建2.3万平方米。推进文明创建向镇村延伸,露天垃圾堆、墙体小广告、散葬乱埋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安峰镇山东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推广“移风易俗十六条”,常态劝导不文明行为,礼让行人、机非分离、主动排队等文明习惯在东海大地蔚然成风。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乡村振兴,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黄川草莓”“东海老淮猪”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通过验收,新增美丽宜居村庄103个,双店镇代相村、桃林镇彭才村、温泉镇尹湾村获批国家森林乡村。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有序实施,建成石榴峰泉新村、洪庄洪福家苑、房山凤凰新村等8个新型农村社区,农村四类人员新增危房“应改尽改”。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扎实推进,清理回收土地6.8万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3.2亿元。白塔收费站停止收费,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全市唯一达5A级,“四好农村路”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双林路入选省最美小康路。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民生改善,百姓福祉持续增进。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十大项民生实事总体成效超预期目标。扎实推进援企稳岗保就业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扶持自主创业3600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99.6%和98.6%,发放低保资金760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003万元,完成医保电子凭证注册18.1万人、城镇居民适老化改造398户。教育支出同比增长8.2%,新改建校舍6.7万平方米,实小振兴路校区投入使用,发放教师奖励性补贴2亿元,普通高中增招1600人。健康东海迈向深入,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新妇幼保健院主体完工,92家乡村卫生室提档升级。扎实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化解”攻坚月行动,获批全国信访“三无县”。网格满意度提升至93.9%,居全市首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散葬乱埋专项治理“三年行动”通过省市验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全国推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过去一年,我们决战决胜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大幅提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减证便民”,承接省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3项,赋予乡镇审批服务事项20项,行政许可类事项承诺时限压缩73%,真正让群众办成事、少跑腿。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办理县长信箱、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等群众诉求14万件,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99%和96%以上,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全面推行OA办公系统政府职能部门全覆盖,公文流转更加高效,真正做到“事不过夜”。坚持用民意标尺丈量作风短板,大力发扬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奉献精神,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能力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73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编制、烟草、人防、盐务、外事、台侨、档案、防震减灾等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地方志、关工委、老干部、老促会、老科协、老龄委、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突出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充分领悟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工作精力集中到打基础、谋长远的大事要事上,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成为引领东海高质量发展最强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先不懈怠。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全力以赴抓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自我加压,敢闯敢试,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海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为民惠民不松懈。紧紧围绕百姓所盼、民生所需,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树立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过去的一年,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东海大地还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正是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份份顽强不屈的坚守,守护着岁月静好,成就了东海辉煌。我们由衷地感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各位代表,成就抒写历史,经验启迪未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统揽全局、掌舵定航,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积极参与,离不开全县干群的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在此,我谨代表东海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驻东海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给予政府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东海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和集聚度偏低,重大项目支撑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医疗、出行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法治观念、规范意识仍需加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对此,我们将毫不回避、扛起责任,认真予以解决。
今后五年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体现更多的东海担当,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征程中展现更大的东海作为。
一是打造“创新东海”,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力争形成数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坚持项目投入第一根本,咬定五年有效工业投入达千亿奋斗目标,持续掀起大抓项目、狠抓投入热潮。更加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自贸试验区联动共建为契机,推动各类平台载体在运作模式、项目招引、成果转化上创新升级。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15%。
二是打造“幸福东海”,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一主四副六片”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框架。持续推进“撤县设市”,重点打造高铁新城、水晶小镇等城市核心功能区,提升县城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脱贫五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围绕“20字”总要求,以产业发展为关键抓手,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三是打造“数字东海”,建设数字中国先行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落实5G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应用项目,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数字社会,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交通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进政务系统数字化建设,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和协调机制,消除“信息孤岛”。
四是打造“品质东海”,建设国际化城市样板区。塑造城市品牌,更加注重水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融入时尚、健康、科技等元素,推进质量标准和诚信体系建设,擦亮“世界水晶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市民素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夺牌。展现文化魅力,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福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全面提高东海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打造“美丽东海”,建设苏北田园水乡示范区。彰显自然生态之美,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三条控制线,建立覆盖全县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彰显城乡宜居之美,深化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彰显绿色发展之美,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绿色技术,全面实施园区、企业绿色化改造。彰显水韵人文之美,依托丰富的河流、湖泊、水库资源,形成遍布城乡的美丽生产生活形态,高水平建设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全国文明镇村;不断用新时代“连云港精神”润泽“美丽东海”,让美丽的东海人成为最靓丽的风景。
六是打造“福如东海”,建设县域治理典范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法治东海建设,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提升防灾抗灾救灾能力,更高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医疗、生活和养老服务体系。每年坚持办成一批真正让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努力让东海人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安全感、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2021年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实现开局首胜意义重大。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核心战略,接续实施“大发展、大跨越”新三年行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物价稳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以稳求进和以进促稳,在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上夺取开局首胜
努力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能变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态。
发挥工业经济基础作用。重点推进工业经济集聚高效发展,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50%左右。“创新模式”运作园区载体。充分发挥经开区、高新区工业经济“顶梁柱”作用,推进新旧动能有序接替,释放发展新活力;高水平建设省级农高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破题,构建产业链条贯通、创新优势突出的新型产业体系;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在存量企业提升和关联企业招引上下功夫,加快实现企业集群向产业集聚转变。“链式思维”壮大主导产业。硅工业立足新型电光源、高纯硅微粉、石英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优势产业,更加注重产业关联型、产品应用型项目招引,努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循环经济产业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聚集度,坚持高端化、规模化、资本化发展,不断提高全县工业增加值率。“分类培育”提升重点企业。加快推进在手工业项目,打造更多工业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推进50家企业技改提升,技改投入增长10%;引导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实现“1+1 >2”的价值嬗变。“数字经济”赋能转型升级。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计划,扩大5G网络覆盖面,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鼓励更多企业“上云”“用云”,为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注入新动能。
发挥服务业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县域经济活跃度,推动魅力晶都繁荣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资源整合、营销策划和功能配套;持续放大水晶、温泉等特色品牌影响力,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办好“云上水晶节”,加快推进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重塑温泉形象;发挥“旅游+”拉动集成作用,在旅游与农业、生态、电商等深度融合上精准施策,深挖磨山石刻、曲阳古城等历史文化底蕴,做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文章;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策划一批具有话题度、视觉感的“网红爆款”和“流量活动”,深度打造西部生态廊道,将沿途风景“串珠成链”,释放东海资源禀赋的无穷潜力,努力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迈进。做强电子商务。发挥电商物流产业园带动集聚作用,着力打造成集商品贸易、平台运营、物流配送、人才培训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推进直播电商产业园、乡镇电商集中区建设和配套,构建电商营销、致富和从业体系,实现网络零售额240亿元。繁荣商贸流通。推进水晶大厦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启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丰富体验消费、文体培训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催生商贸经济新增长点;提升传统商贸业态,支持骨干商贸企业做大做强,规范中小型超市管理运营,持续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发挥优质项目支撑作用。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抓手。系统谋划项目。加大符合园区定位、延伸产业链条、补齐基础短板项目的储备力度;抢抓“双循环”机遇,在填补产业链供应链空白项目上持续发力;着眼碳达峰,放眼碳中和,充分认清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项目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精心招引项目。延伸招商服务链,综合用好精准招商、以商引商等有效招商方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对投资者实力、诚信等方面把关,着力引进一批与东海资源禀赋相匹配、市场前景相适应、产业基础相配套的优质项目。全力推进项目。重点实施总投资430亿元的82个重大产业项目和总投资45.5亿元的32个政府投资项目,推进爱康新能源、博众优浦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福鼎冷链、鑫视界等优质项目投产达效。积极服务项目。对重大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进、闭环式管理,着力破解土地、审批、金融等制约因素;对项目落地难题采取马上就办、现场交办、难题会办等举措,狠抓合同履约率、实际开工率、竣工投产率。
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经费占比1.06%。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开展“企业院校行”“院校东海行”活动,实施“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发挥平台带动作用。依托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强与大院大所和重点实验室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重点攻克大口径石英玻璃管修补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用足用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30条”,扩大“苏科贷”、硅工业企业免费检测券覆盖范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对一”的量身定制服务。发挥人才能动作用。深入实施“晶都英才计划”,大力引进技术创新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产业领军人才,打造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人才链。
发挥扩大开放带动作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抢抓“高铁时代”机遇,拓展更广“朋友圈”、牵手更强“合伙人”,在大格局中求得大发展。融入自贸试验区。全方位承接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积极争取联动共创,全力做好互联互通、产业承接、资源集聚,最大程度共享政策红利。建好开放平台。推进农高区、保税物流中心、直播电商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提高商贸物流效率,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吸引汇聚更多国际资本和高端人才。规范外派劳务。发挥国家级外派劳务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优势,形成稳定、安全、有序的境外就业,持续做大富民增收品牌效应。
发挥营商环境保障作用。围绕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维护好、把社会生产力保护好。强化要素协调。深化代办服务,推广代建模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订单难等突出问题。强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乡镇全覆盖。强化政策惠企。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融资支持等各类政策,最大限度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更多地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强化定向服务。完善“领导干部+驻企联络员”挂钩企业制度,力求运行监测“早”、服务走访“实”、解决问题“真”,让企业诉求政府第一时间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
二、统筹工农互促和城乡互补,在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上夺取开局首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重整农业、重构农村、重塑农民,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顺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呼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规模化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中化集团、农垦集团万亩优质稻麦生产示范区建设,新增百亩以上规模流转土地3万亩,犁耕深翻土地6万亩,实现市级示范园涉农乡镇全覆盖。产业化促进多元融合。顺应集中居住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高效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市场化增强服务能力。发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增加支农信贷资金,降低农企融资成本;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健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机制,不断提升农机农具保障水平。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精心绘好美丽乡村“工笔画”,使乡村振兴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建设省级卫生村28个。持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升用水保障、通信基站、交邮共建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继续抓好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后半篇文章。深入排查整治农房安全隐患,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0个,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模式,让农民群众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
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思政大讲堂”“好人故事大篷车”等活动,营造诚信重礼、孝老爱亲、互助友爱、和谐共处的浓厚氛围,使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开展“千行联千村、正气传晶都”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让百姓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回味乡韵。建强乡村文化阵地。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态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公共文化设施,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镇村。
坚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建立健全共治共享机制,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两委”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法治乡村。强化农村法律援助,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与习惯,学会运用法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提升德治水平。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培育选树道德模范典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着力打造和谐有序安宁的善治乡村。
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推进“富民兴村”工程,拓宽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发挥人才带动作用。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壮大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落实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真正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富民的实际效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构建“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完善脱贫兜底保障体系,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统筹空间拓展和内涵提升,在展现美丽东海新面貌上夺取开局首胜
以“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引领,着力拓空间、强功能、优品质,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精准细致拓展城市空间。抓好总体规划实施落地,编制规划设计43项,做好各类规划有效衔接、系统实施。打造城站一体的高铁新城。完善高铁站前广场、综合客运站功能配套,加快建设城南高中,部分投用新妇幼保健院,全面刷新城市“第一印象”。建设产城融合的水晶小镇。启动水晶大厦、上海路、晶彩路等项目建设,细化功能分区和业态布局,培育更多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诠释亲水滨湖的城市魅力。启动西双湖环湖大道建设,有序推进保护性开发,努力将西双湖由“城边湖”变为“城中湖”,让一湖清水更好地扮靓城市、造福百姓。
精雕细刻提升城市内涵。用“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狠抓顽疾治理,持续巩固创卫创文成果。在旧城出新上,提升品质。竣工交付3个安置小区,新建异地集中安置区,尽快让棚户区居民实现“安居梦”;稳步实施80个老旧小区改造,确保物业管理同步跟进,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完成城东水厂深度处理改造,解决部分地区水压偏低问题,以城市微更新改善大民生。在市容管理上,全面治乱。建立健全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抓好垃圾清运、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有效治理城市“脏乱差”。在综合执法上,形成合力。高效运作“城管+公安+街道”联合执法模式,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构建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精耕细作畅通城市脉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率先接轨带动发展全面融入。打通对外联通“大动脉”。启动236省道三期,开辟东海至新机场快速通道;推进464省道南延,实现连霍高速和京沪高速互联互通;完成310国道东段大修和房山港三级航道疏浚,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城郊列车前期工作。完善对内畅通“微循环”。完成幸福路、振兴路、富宸路等涉铁通道工程,推进花园路北延、康泰路、民兴路等道路建设,完成自清南路、复兴南路等路网改造,逐步缓解城区拥堵。建好群众门口“小康路”。新建农村公路167公里、改建农桥5座,持续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扩大智慧公交覆盖面,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开工建设机动车综合服务中心,解决驾考学员考试难问题。
精打细算增创城市价值。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走出节约集约、精明增长的发展路径。释放土地价值。开展“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用地专项清理行动,完善“府院联动”和部门联席制度,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解决清理过程中的难题,力争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切实解决新项目落地难问题。破解资金瓶颈。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放大财政投资杠杆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提升功能价值。完善学校、医院等功能配套,促进产业、城市、人才良性互动,有效减少“高铁时代”对东海的“虹吸效应”,增强魅力晶都集聚效能,实现经济繁荣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四、统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在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上夺取开局首胜
在更高起点上践行“两山”理论,把优良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
铁腕治污,擦亮环境底色。用最坚决的态度狠抓生态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综合施策,让天更蓝。从严落实工业废气、城市扬尘、垃圾焚烧等管控措施,确保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双达标。系统治理,让水更清。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一河一策”做好清淤疏浚、引水补水、生态修复,实现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多措并举,让地更绿。启动安峰山等矿区生态修复,统筹推进重点行业遗留地块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强化配套,让基础更牢。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经开区、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85%以上。
全域添绿,构筑生态屏障。坚持全域皆源头理念,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友好环境创建。打造西双湖生态湿地及沿河生态公园,新增一批市民休闲观光、群众健身锻炼场所,不断满足群众“出门见绿、亲近自然”的生态需求。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充分挖掘城镇、村庄、河道等绿化潜力,因地制宜立体增绿,做好主次干道、河道景观带绿化提升,新增成片造林3000亩,绿化覆盖率42%以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从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让节能环保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科学留白,提升生态价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得准的“积极作为”,拿不准的“主动无为”,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留规划之白。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划出不可逾越的限制开发生态“高压线”,形成标签化的空间秩序。留产业之白。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凡是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引不批不建,坚定不移将产业转“优”调“绿”进行到底。留生态之白。促进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为自然生态留下空间,为环境自我修复留足时间。立管控之制。加大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突出抓好露天烧烤、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治。
五、统筹高质发展和风险防范,在构建安全发展新体系上夺取开局首胜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努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纵深推进专项整治。高标准高质量转入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高效落实督导反馈问题闭环整改,围绕28个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夯实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项目安全准入,重抓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力度,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监管技术支撑,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扎实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坚持底线思维,将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控制在源头。防范债务风险。科学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切实履行债务管理各项规定,防范化解政府和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防范金融风险。防控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行政风险。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避政策风险,寻求多方共赢。防范系统风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产量;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确保“菜篮子”保供稳价;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大问题楼盘处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抓紧抓实公共安全保障。始终把平安稳定摆在首位,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巩固基层治理阵地。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基层治理模式,将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阵地”。净化公共安全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信访矛盾“一战两整治”,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推进扫黑除恶常治长效,开展“黄赌毒”和通讯网络诈骗等专项打击行动,保持禁种铲毒、非法采砂高压严管态势,加强居民小区技防设施建设管理。弘扬诚实守信风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等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坚决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慎终如始落实防疫举措。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把好“人防”关。强化社区、乡村防控网格化管理,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返县人员管控,落实健康码查验、核酸筛查等措施,严防输入风险。把好“物防”关。坚持源头管控,严格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提高抽检比例,加大消毒频率,着力完善人物同防“防控链”。把好“应急”关。完善疾控预防体系、物资保障体系、防控救治体系,统筹抓好应急物资保障、发热门诊建设、卫生人员配备、应急防控演练等举措,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六、统筹全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在谱写民生幸福新篇章上夺取开局首胜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精准施策促进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00人。多措并举扶持创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解决资金需求、政策扶持、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扶持自主创业2000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多元化、多渠道优化产业布局,开辟就业新空间,拓展创业新天地。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聚焦教育、医疗、生活等重点领域,尽心尽力办好群众关心事。坚持教育均衡化。统筹推进城区“多校同建”和农村“全面改薄”,新改扩建校舍6万平方米,新建幼儿园10所,实小富国路校区、县幼滨河分园投入使用;加大教师招聘和培育力度,扩招政府购买服务教师300人,培养“三名”教师200人。推进医疗实用化。改扩建县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建成健康乡镇1个、健康社区(村)8个,村卫生室省标准化率95%以上;巩固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生活便利化。持续优化出行路网,提升商贸业态服务水平,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更好满足文化需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不断提高东海发展软实力。以主旋律定向领航。深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用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积极推进“晶都榜样”引领工程,引导广大群众崇尚模范、见贤思齐;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营造家和万事兴的良好氛围。以创特色打响品牌。深入挖掘水晶、温泉、少儿版画等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彰显东海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以强基础成风化俗。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进沿河风景带体育设施建设,新建一批乡镇影院和城市书房,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强融媒体平台,紧扣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创作一批“沾泥土”“冒热气”的作品,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推动保障扩面。抓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困难群体的救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不低于17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员免费参保。关心特殊群体。健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和红十字事业,实现“救急难”全覆盖;加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关注一线职工。在原则范围内,对长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面临生活困难的基层工作者给予更多关怀,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体会到坚守的意义。
各位代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今年,县政府继续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遴选形成十二大类候选民生实事提交大会,请各位代表审议票决。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迈向“强富美高”幸福东海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实干追逐梦想,用奋斗诠释担当,全力打造“法治、高效、务实、诚信、清廉”的政府形象。
比规矩拼执行,打造法治政府。提升政治能力。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切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治理能力。树立法治思维。争做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思维方式。强化程序观念。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完善集体学法、法律顾问制度,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及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比状态拼责任,打造高效政府。强化“开局就是决战”意识。以倒计时的姿态分秒必争、以加速跑的干劲冲锋在前,勇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落实“当日事当日毕”要求。对民生关切第一时间回应,对上级工作第一时间贯彻,决不做坐而论道的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发扬“不待扬鞭自奋蹄”作风。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展现做一事成一事的韧劲,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比干劲拼落实,打造务实政府。以“永不懈怠”的状态坚守初心。全面克服“慵懒散”,坚决革除“等靠要”,带头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不停步。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担当使命。坚决抵制为官不为和选择性落实的行为,坚持原则、勇于负责,带头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结果。以“动真碰硬”的精神攻坚克难。勇于“挑重担”、敢啃“硬骨头”,带头做到重担当、重实干、重作为。
比服务拼环境,打造诚信政府。把诚信作为从政之要。对上承诺做到实事求是、有一是一、坚决执行;对下部署做到坚持原则、公平公正、以信服人。把诚信作为亲清之本。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凡是对企业承诺的事项说到做到,决不随意改变约定,决不新官不理旧账。把诚信作为服务之基。杜绝“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比作风拼形象,打造清廉政府。永葆赶考初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把有限财力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上。强化全程监管。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没有驻足的时间,只有奔跑的坚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在知责扛责中彰显担当,在真干实干中砥砺前行,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胸怀格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更加优异的发展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