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站点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014280621/2011-14280788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14-12-09
标 题 东海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东海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 效 有效
东海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1-03-10

 

       回顾2009:艰难的历程、科学的跨越
   2009年,是我县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之年,也是抢抓机遇奋力争先之年。一年来,在中共东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重抓投入保增长、危中寻机促转型、协调发展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再攀新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财政总收入25.4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5亿元,分别增长40.1%和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41亿元,增长34%。
  发展方式实现内涵提升、结构趋优的质态转变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2:42.8:35。
——工业经济在调整优化中发展壮大。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不动摇,抢抓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机遇,新型工业化增势强劲,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1.22亿元,增加值37.3亿元,分别增长38.1%和19.7%。“四大板块”集聚升级,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22.3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80.9%,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首期融资1.5亿元,硅材料产业获批江苏省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硅产业集群获评江苏省品牌培育基地,再次荣登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坚定不移上项目扩投入,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5.51亿元,增长32.7%,新开工过3000万元项目11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6个,过10亿元项目1个,晶海洋半导体、凯特分子筛、中材高新、中联水泥二三期、华鼎车轮等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研发型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扶持企业应对危机,本土企业桃盛熔融石英公司海外上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0家,实现销售收入149.31亿元,利税11.24亿元,分别增长39.4%和29.7%。
——农业经济在集约经营中稳步提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广连片高效种植,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突破100万吨,成为全国20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之一。创新运作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重点加快以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主的五大园区建设,生态高效农业规模加速扩张,新增高效农业10万亩,获批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县级以上规模养殖场达2449个,位居全市第一。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温氏养殖、桂柳家禽、汇祥食品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拥有年销售过亿元企业9家。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新增农产品品牌22个,各类农产品品牌占全市总量的40%;双店鲜切花产业园获批全省首家标准化示范区;出口蔬菜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继“东海水晶”、“东海大米”之后,“东海老淮猪肉”再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全国第二家获得三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县。
——服务业在整合提升中加速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98亿元,增长20.6%。水晶产业持续繁荣,编制完成水晶产业发展规划,成立电子商务中心、水晶展销公司、原石进口代理公司,水晶市场交易额达35亿元。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接待国内外游客1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中国水晶之都”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温泉度假区被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评为国家精品旅游景区,国际水晶珠宝城荣获国家4A级旅游购物景区,锦绣国际大酒店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新型业态加速发展,投资10.8亿元的国际商贸城、投资1.5亿元的华润苏果广场引进实施,肯德基、第一零售等连锁企业建成运营,福尔多商贸物流中心、宝露温泉大酒店、新天成大酒店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外向拓展,络基、毕莱萃克斯等服务外包企业成功入驻,服务外包产业园和培训中心加快推进。
  ——自主创新在合作培育中构筑支撑。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区域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再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强化创新扶持,落实激励措施,发放政策扶持资金5800万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个;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8项,争取无偿资金2029万元,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完善创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江苏大学东海机械汽配研究院建成运营,成功组织与中科院产学研对接会,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大学东海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材高新硅材料产业科技园、太平洋公司石英玻璃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加快推进,新秀科技创业园获批省级科技孵化器,中材高新“高纯熔融石英粉产业化”入选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经济增长呈现外向带动、内需拉动的奋进态势
  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动荡和宏观经济调整,实现稳定外需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
  ——招商引资逆势走强。大力实施接轨长三角、融入沿海开发战略,突出开展节会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注重择商选资,促进有限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集聚,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53亿美元,增长10.5%;内联客方到位资金100亿元,增长17.6%。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博世汽车底盘测试中心、沃鑫光伏新材料、太阳光石英陶瓷等一批科技型、补链型项目成功引进。节庆会展高潮迭起,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和第二届中国·东海花卉博览会,“国际方向、市场运作”的办节模式获得成功,“推介东海、招商引资”的办节目的成效明显。园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开发区东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8亿元,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启动建设;西区规划面积拓展至15平方公里,高标准规划建设硅材料核心集聚区服务中心;南辰工业园升格为开发区北区,片区发展规划及重要地段城市设计启动实施。
  ——对外经贸难中求进。建立外贸企业联络制度,对重点外贸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努力缩短出口退税周期,大力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在逆境中提振企业信心,实现外贸出口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总量四县第一,增幅全省领先,江苏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正式挂牌。外派劳务市场清理整顿和管理体制改革得到国家商务部等七部委高度认可,“一中心、五集中”外派劳务管理模式全国推广,全省和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先后成功获批,新增外派劳务8000余人,实现外经营业额1.56亿美元,成为全国外派劳务第一县。
——扩大内需多措并举。积极策应扩大内需政策,全力争取项目,全面拉动消费。加大中央投资项目争取力度,39个项目列入中央投资计划,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2.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所有项目均按序时形成实物工作量。努力拉动城乡消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7亿元,增长19.1%。推广家电下乡,销售额达1.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经营网点260个,县供销总社获评全省县级十强。
——金融支撑作用突出。强化金融创新,“一对一”金融服务季活动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四县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新增贷款22亿元,同比增长2.6倍,新增存贷比达99.98%。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业”评选,成功创建省级金融生态达标县。不断放大“五方联动”金融支农模式,发放各类支农及中小企业贷款10亿元,新通小额贷款公司、桃林金鑫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运营。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资产经营公司体量迅速扩张,资产总额达27亿元,全县所有乡镇均建成投融资公司。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发贷款项目20个,融资7.74亿元。
  城市建设展现环境提升、功能优化的湖滨形象
  围绕“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规模”目标,深入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年”活动,城市建设极富现代气息、文化品位和生态特色。
  ——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城市建设继续保持大开发、大建设的良好态势,完成城乡建设总投入108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2%。西双湖景区开发崭露特色,水晶塔、水晶广场等重点景观工程基本完成,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同步配套,湖滨魅力逐步彰显。城北新区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体育馆主体封顶,中医院一期主体完工,科教园区初具规模,新职教中心投入使用,党校、电大、教师进修学校异地新建,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市民广场基本完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日趋完善。旧城改造扎实有效,拆除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49.8万平方米,改造人行道板9万平方米。城市路网配套完善,湖东路、复兴路等道路建设基本完成。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85万平方米,稳居全市第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更加注重环保优先,在全省24个县环境综合质量考核中排名第一,生态环境成为东海科学发展的重要品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启动实施17项生态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山左口乡污水处理厂、温泉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城东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平明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节能减排有效开展,太平洋石英公司获评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关停小酸洗等污染企业249家,单位GDP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削减226.9吨,二氧化硫减排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有机整合硅资源保护和开采,成立石英资源工贸联合体,三个乡镇酸砂集中区开工建设。
  ——四城同创全面展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率先突破,集中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五大集中整治,成功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稳步开展,海陵农贸市场改建工程投入使用,城区“四害”密度逐步下降,空气污染指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重要指标达到创建标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加快实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2.45%,提前实现小康森林覆盖指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扎实推进,牛山镇、温泉镇、山左口乡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白塔埠镇获评省级重点中心镇。
  和谐东海显现以人为本、协调并进的可喜变化
  牢记执政为民这一根本宗旨,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落实惠民减负政策,鼓励创业就业,全民创业热情高涨,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35万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8元,分别增长14%和12%。拓展就业渠道,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开展系列就业促进活动,多渠道扶持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获批省级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1.9万人,新增劳务输出3.1万人,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六件实事工程,建设农村道路182公里,改建大中桥梁36座;实施17个项目区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5.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6800个,位居全省第一;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1个,市级康居示范村5个;脱贫攻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3.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社会保障固本扩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成经济适用房220套,廉租房150套,贫困家庭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3.5万人,养老金标准上调7%;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3.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稽查模式全国率先运行,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关心、关注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生产生活,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210元和130元,百岁老人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5.8%。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20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启动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建设留守少年儿童寄宿制学校17所,资助贫困学生2204名,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高中段毛入学率达96.1%。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青少年冬季阳光运动获全国表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大增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健康教育工作全省领先。城乡文化不断繁荣,首届“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顺利举办,东海少儿版画赴澳展出,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加快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有线电视用户23.6万户,入户率达84.5%。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7‰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由“十一五”初期的148下降到114。深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不断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法治东海建设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平安东海创建深入推进,荣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健全“严打”长效机制,以打击和严密防范盗窃“三车”为重点的“断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摧毁盗抢犯罪团伙32个,取缔传销窝点7个。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信访代理制、预约制全省推广。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保证了60周年国庆和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全国首家融人防指挥、应急救助、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应急联动指控系统建成调试。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实现省双拥模范县创建五连冠。编制、审计、物价、烟草、盐务、外事、台侨、档案、气象、电力等工作稳步推进,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抗震救灾、地方志、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老龄委、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富有东海特色的“1+5”重点工作推进模式成效明显,个性化考核办法导向作用初步显现,全国唯一县级政府网站联盟发起成立,全市首家县级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启动,网上办公系统投入运行,政府效能有了新的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299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
  过去的一年,政府作出了重点抓好十二件民生实事的承诺。从实施情况看,人民广场拓展至南玉带河因规划调整暂缓实施,其它民生实事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各位代表,走过2009,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东海跨越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从容,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人,百姓生活更加富足殷实,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金融危机蔓延、区域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保持了克难求进、奋力争先的信心和决心;在举办水晶节和花博会等重大任务上群策群力、志在必得,展现了团结协作、锲而不舍的精神风貌。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工作每取得一份进步,每获得一份成绩,都得益于中共东海县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东海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驻东海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给予政府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发展层次仍然不高,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基地型、龙头型重大项目仍然偏少,集群、集聚、集约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距离全面小康差距较大,民生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服务体系还需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还很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尚需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奋进2010: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突破
  2010年是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上启下之年,是立足宏观经济复苏向好,全面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在更高的平台上跨越赶超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使命艰巨、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的发展优势更足。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省苏北振兴战略和市T型产业布局的全面推进,东海必将成为对接沿海、服务内陆,承南启北、西进东出的关键节点,令人瞩目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必将转化为崛起腾飞的发展态势。新的一年,我们的发展平台更高。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步入150亿元和10亿元的重要增长阶段,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苏县级综合评价最好的地区,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集群集聚的关键时期,东海的发展越来越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越来越具备跨越发展的条件。新的一年,我们的发展压力更大。经济运行状况仍未出现根本性改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面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苏南惊人的发展进度、苏中逼人的发展态势、苏北催人的赶超势头,使我们实现进军苏北五强、冲刺全国百强的目标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围绕县委“重大项目再突破、创新转型上台阶”工作主题,“强化载体支撑,主攻高端产业,提升工作层次,推动全面跨越”。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沿海开发机遇,高举创新型经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政府大旗,全力加快以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提升特色、完善功能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以集约经营、致富农民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以改善民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奋力打造开放东海、实力东海、生态东海、幸福东海。
  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31.2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96亿元,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突出抓好12项民生实事:
  一是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5.1万人、转移就业1.1万人、境外输出劳务8000人;
  二是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
  三是新建经济适用房300套,完成经济适用房入住225户、廉租房入住150户,提高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水平;
  四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有劳动能力的3.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五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2.7万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六是中华路北延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果园南路和236省道北环城段,东海汽车客运总站投入使用;
  七是整合公安、消防、城管、医疗急救等公共服务资源,设立“12345”民生热线,建成运行应急联动和为民服务信息中心;
  八是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在农村新建教师公寓3万平方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寄宿制学校3所;
  九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15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21个村级电子阅览室;
  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20元,参合率达到98%以上,住院实际补偿比超过45%;
  十一是深入推进平安东海建设,城区新建监控点67处,安装监控探头160个以上,苏鲁沿线新建20个智能监控系统,有效压降刑事案件发案数;
  十二是招引新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3家,发放“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12亿元,惠及农户7万户。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2010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
  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谋求更大突破
  调优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以四大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努力打造领军国内、影响海外的新材料产业战略集群,加快建设具有规模效应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硅材料产业强化升级拉动,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体完工,放大中材高新、晶海洋等项目带动作用,努力在产业链高端寻求突破;汽配材料产业积极推进博世集团底盘测试中心和江苏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传统机械汽配产业实现质的飞跃;航空材料产业协调推进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以复合材料、钛加工为发展方向,逐步形成以飞机内饰、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纯硅电子为主的航天材料体系;船艇材料产业以飞浪气垫船项目为依托,加快产业研发机构和项目建设,尽快形成集聚规模。整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向食品工业升级、新型建材向生态节能型转变,大力拓展、培育新兴税源产业。完成工业投入150亿元,新开工过5000万元项目7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0个、过10亿元项目2个。
  突破重大项目。坚持高端切入,瞄准高点定位,实现由“求量”向“求大求质”转变,主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重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100亿元。注重信息对称,强化产业招商,把填补产业空白、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配套水平作为招商重点,集中推介新材料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生态农业,跟踪推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啤酒生产、轧辊制造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招商团队,注重策划各项专题招商、特色招商活动,注重以商引商、情感招商、信用招商,推动外地企业家在东海成立商会,以良好的信誉赢得投资商持久信赖。
  提升运行质态。大力推动骨干企业快发展、中小企业进规模。集中力量推进博威冶金材料、瑞晶节能灯具、宏业太阳能镀膜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投产,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旗舰型”企业群体;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资金,扶持能创新、会适应、有技术的中小企业,鼓励技改投入、追加投资、扩大销售,迅速晋级规模企业,新增规模企业60家,培育销售过亿元企业8家。积极拓展外贸市场,重点扶持出口实绩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外贸出口额增长10%以上。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挂钩服务、重点推进机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帮扶。切实推进企业上市,健全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重点培育和扶持,建立一支稳定的上市企业梯队,完成2家企业上市基础工作。
  做强一流园区。科学调整生产力布局,全力引导开发区加快整合、优化和扩容步伐,推进园区共建共用,努力实现大项目引建与基础设施建设互动并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双向提升,着力打造引领产业振兴的先行区、土地资源集聚的高效区、“低碳”经济的实验区,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区完成基础配套投入2.6亿元,重点抓好新扩区域和航空材料产业园规划,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和主干道形象改造,不断强化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带动作用。西区立足做好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西核心区,引导园区向南扩张,完成基础配套投入1亿元,做大标准厂房规模,推进中材集团科技产业园等重点科技园区建设,尽快确立新材料产业的核心龙头地位。北区加快完善片区发展规划,完成基础配套投入2000万元,努力打造苏北鲁南最具活力的金属制品精深加工园区,迅速成长为新兴增长极。乡镇集中区做好存量土地盘活,引导区域工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特色,与县开发区差别竞争、优势互补。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上谋求更大突破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科技企业洽谈会、经济科技合作论坛等活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力争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县落户转化。提升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功能,增强服务外包企业服务能力,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本土企业家入驻加盟。大力培育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建办和引入各类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环境。
  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县财政设立科技创新基金20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产品研发,实施财政技改贴息上不封顶政策。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改造提升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团。以成长型、创新型科技企业为依托,强化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配置,加快运作南京大学东海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太平洋公司石英玻璃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全力构建以“质检中心+研发中心”为主导的区域自主创新研发体系。
  引导高新人才本土化。积极引进科技创业人才和技术带头人,以高素质人才推动创新型经济高水平发展。依托科教园区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寻求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加盟合作办学,为全县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型人才集聚中的主体作用,将竞争机制引入人才开发、培养和使用全过程,积极探索技术、知识产权等作价入股方法,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采取兼职挂职、顾问咨询、项目开发等办法,开启聚才引智的 “绿色通道”。
  三、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在生态高效外向农业上谋求更大突破
  以工业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借助工业化撬板,加快特色优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用发展工业园区的思路运作农业园区,放大农业园区集聚、示范、带动功能,启动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核心区,推进李埝现代农业示范园、双店鲜切花产业园、桃林设施蔬菜示范园和东部万亩农庄等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一区多园”相融互补、联动开发格局。用基地化布局扩大高效农业规模,强推驼峰、白塔、平明等东部乡镇万亩高效设施农业,主攻黄顾路现代农业、245省道棚室甜瓜、东郯路花卉苗木、牛桃路设施蔬菜、张曲公路优质稻米“五大产业带”,打造花卉苗木、设施栽培、规模养殖、优质稻米和农产品深加工“五大板块”,新增高效农业5万亩。用抓工业项目的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招引、培育一批骨干型、创汇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家。用工业化的生产标准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引入先进的生产标准和流程组织农业生产,鼓励先进适用技术与高效农业嫁接,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
  以城市化理念改善镇村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实施中心镇带动战略,引导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配置,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城市规划向农村覆盖,小城镇建设坚持高标准定位,超前规划,展现不同风格,集聚人气商机;引导农民按照新型住宅样板规范建房,逐步归并“散小旧”自然村,重点对峰泉路、新牛路等主干道沿线50个村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内涵丰富的现代化新村庄;成立规划建设监察分局,加大对民房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执法监察。加快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工程建设,创建城乡统筹示范镇5个、康居示范村5个、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示范村10个。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深入开展信用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组织化运作引领农民致富。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园区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建设农民安置区5.3万平方米,整理土地2万亩。规范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利益分配、扩大规模效益,逐步推动合作社纵向拓展横向联合,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农村经纪人800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放大“东海金融支农模式”效应,引导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市场流通网络,规划建设能够辐射带动江苏沿海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以花卉苗木等特色专业市场为支撑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四、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谋求更大突破
  建设绿色滨湖的生态城。始终把生态理念作为贯穿城市发展的主线,以水为脉、以绿为魂,倾力打造令人怦然心动、让人羡慕向往的“连云港后花园”。西双湖开发继续保持大尺度、高水平、生态化,水晶观光塔投入使用,东堤、北堤休闲观光带加快推进,配套实施水体亮化及各类景观工程建设,形成城湖一体、水绿相依的景观风貌。把绿色定位为城市的主色调,开展“人栽一棵树、绿化新东海”主题活动,沿西双湖、晶都路建设与“华东花都”品牌相符的花园式绿地空间;加快老城区绿化改造升级,新增绿化面积110.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1%,各项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深化全国生态县创建,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拒批“十五小”、“新五小”项目,确保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100%;加大饮用水源环境污染监控,温泉镇、城东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平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建筑垃圾消纳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开工建设;推进酸洗石英砂整治和石英资源整合管理,建成房山镇、安峰镇、曲阳乡三个酸砂集中区,着力塑造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城市卖点。
  建设时尚休闲的现代服务城。打造福寿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中国水晶之都”、“华东第一温泉”、“华东花都”、“江苏生态第一县”等城市名片的美誉度和含金量,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时尚休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金融商务产业,打造目光汇聚、人气凝聚、商机集聚的注意力经济聚焦区。挖掘水晶晶莹通透的独特气质,提升水晶在宝石界的名气和地位,启动水晶产业园、中国地质大学东海水晶工艺研究所和国家级珠宝玉石检测中心建设,发行水晶杂志,运作网上市场,着力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艺术大师,塑造“水晶就是东海”的品牌形象。赋予温泉神水仙汤的人文内涵、健康养生的福寿理念,完善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启动中国矿业大学东海地热资源研究项目,建成宝露温泉大酒店,树立以“东方温泉小镇”为品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优质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水晶城、西双湖、温泉、李埝森林公园旅游主干线,精致建设安峰景区、房山圣地湖、石梁河葡萄采摘等乡村游支撑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游体系。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市场,着力推进福尔多物流、机械汽配、国际商贸城等市场建设。规划建设商务新区,加快融入商务、金融、休闲、居住功能,开工建设水晶博物馆、国资大厦等地标建筑,重点推进五星级东海国际大酒店、四星级宝利来大酒店建设,大力发展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服务外包、节庆会展、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实现商务区与文化行政区、产业区、生态景观区、旅游度假区互动对接,推动城市真正走进“西双湖时代”。
  建设功能亲民的宜居城。以健全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促进城市拓展空间、提升内涵。加快城区规模扩张,向北跨过石安河做好规划衔接,启动富国路、幸福桥等五路四桥建设,向南做好铁南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逐步增强城北新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学校、医院、超市、菜场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布点。完善公用设施,提高交通、供排水、环保、电力和信息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环境整治,突出沿245省道城区段环境打造,加强高速路出入口、牛山路、和平路、水晶城和火车站等重点地段和道路沿线综合管理,有序实施“城中村”改造,推动老城区提档升级。完善路网框架,完成310国道东海改线段、晶都大道改造、牛安路改造、富宸路南延等道路工程建设,新增和改造城乡道路170公里。推进“四城同创”,全面提高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探索执法监督、集中整治、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争创省级优秀管理城市。
  五、致力改善民计民生,在凝聚发展合力上谋求更大突破
  坚持富民惠民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做好“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援助工作;广泛开展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就业能力。深化外派劳务管理创新,拓展外派渠道,新增外派劳务8000人。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5元。积极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20元,参合率达到98%以上。加快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落实尊老金补助和老人优待政策,开工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低收入群体全覆盖。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投入机制和运行模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完成年度布局调整任务。繁荣城乡文化,举办全国少儿版画创作论坛和成人版画南京展。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积极推进县、乡、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室合一的“新农村文化体育中心”。实施广播电视现代化工程,推进数字化电视试点,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转换数字电视用户2万户,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7%以上。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推进乡村一体化进程,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开工建设,新区中医院二期工程主体完工,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家。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县、乡、村三级优质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
构建和谐稳定环境。深化法治建设,搭建“权力阳光”运行平台,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深入开展法治为民点题服务,依法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四民主、三公开”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持续开展平安创建,严厉打击涉黑涉恶、两抢一盗等刑事犯罪。关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技防建设,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双基”建设和信访代理,重抓源头和过程控制,从早、从快化解各类矛盾。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对重点行业和区域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监管,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强化职业危害防治,建设安全示范村、示范社区。更加突出应急管理,不断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联动体系,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弘扬东海精神,强化东海意识,有效发挥各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载体,着力塑造东海人民新形象。
打造创新型政府:神圣的使命、全新的挑战
  宏观环境的日趋转暖、沿海开发的政策聚焦、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力,面对多重叠加、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政府。
  一、审势。化弱势为优势,将环境承载能力脆弱、人才技术匮乏、产业素质偏低的弱势转化为承载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优势,在逆境的荆棘中踏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变优势为强势,充分发挥东海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矿产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等卓然于其他地区的特色优势,让一切有利于改革创新的内在潜能充分释放,让一切有利于跨越发展的内生动能全面爆发,真正让各种机遇为我所用,实现机遇效应最大化。转强势为胜势,充分展示东海特色、强势要素,凝全民之心、聚内外之力,把黄金机遇期变为战略提升期,实现后发先至、率先突破。
  二、抢先。找准定位、拥抱大海,走出东海不靠海、不是沿海地区的误区,找准东海身在沿海、心中有海的角色定位,真正将东海融入激荡迸发的海洋时代。放手抢抓、捕获先机,始终高昂敢抢敢抓的工作激情,开动发现机遇的头脑、练就抢抓机遇的本领,把抢先的行动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成果。彰显特色、快速接轨,围绕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农业外向型开发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空港产业园建设等重大机遇,快速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主动跟上去、靠上去、盯上去,抢占政策制高点,明确不同的抢抓主体和抢抓办法、不同的对接渠道和关键环节,确保机遇抓得住、握得牢、用得好。
  三、运作。会学,多学习运作之策、运作之道,善于借鉴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善于借鉴一切先进的发展经验,不断吸收新鲜知识,真正把加快发展的思路理清、把破解难题的办法找准,真正打开思想之窗、运作之门。善谋,用开放的思维,突破传统定势和狭隘眼界,想他人所不曾想,谋他人所不曾谋、为他人所不曾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上谋划工作。求新,保持敢为人先的勇气,敢试敢闯敢创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敢于用创新的理念扫除发展障碍,勇于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瞄准金融、土地、体制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创新完善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龙头的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的“双置换”模式,深入推进新一轮县乡机构改革,全面掀起改革创新热潮。
  四、执行。克难攻坚、奋勇争先,把任何困难都看作迸发激情的引擎、锻炼能力的熔炉、成就事业的舞台,不小难即畏、怨天尤人,始终昂扬直面困难、负重拼搏的士气;不拖拉平沓、畏首畏尾,始终昂扬敢挑重担、誓达目标的豪气。矢志跨越、立志率先,把发展的不足作为提升的起点,敢于向强者挑战,善于和强者合作,精神状态上始终保持创一流的锐气,工作方法上始终保持创一流的活力,真正做到树率先之志、激率先之情、谋率先之策、创率先之业。把握先机、效率为先,拒绝一切影响发展的拖延,精简一切可以精简的程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建立“限时”办理制度,树立“即时”办理理念,不以“请示”来推诿、不以“调查”来敷衍、不以“研究”来应付,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东海速度。

  五、形象。树立执政为民的形象,牢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时刻关注困难和弱势群体,设身处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业务精良的形象,抬高工作定位、提升工作层次,以一流的业务能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塑造一流的政府形象。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时刻守住信念防线、守住道德防线、守住法纪防线,让政府工作始终切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

        各位代表,东进大海,我们步伐铿锵;展望宏图,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在中共东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承载科学发展的使命、屹立沿海开发的潮头、踏上跨越赶超的征程,为实现全面小康、阔步迈入全国百强县而努力奋斗! 

杏彩体育官网